java.lang.Long.hashCode()Long 类中用于生成对象哈希码(Hash Code) 的方法,继承自 Object 类。它在使用 HashMapHashSetHashtable 等基于哈希的集合时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数据存储与查找效率。

一、方法定义

public int hashCode()
  • java.lang.Long
  • 参数:无
  • 返回值:一个 int 类型的哈希码值
  • 异常:无
  • 自版本:JDK 1.0

🔗 静态等价方法:Long.hashCode(long value)(Java 8+ 引入)


二、功能说明

Long 类重写了 Object.hashCode(),其哈希码计算规则如下:

哈希码 = (int)(this.longValue() ^ (this.longValue() >>> 32))

即:

  • long 值的高 32 位与低 32 位进行 异或(XOR) 运算。
  • 结果强制转换为 int(取低 32 位)。

设计原理

  • long 是 64 位,而 hashCode() 返回 int(32 位)。
  • 通过高 32 位与低 32 位异或,使高位和低位信息都参与哈希计算,减少哈希冲突
  • 这是一种经典的“扰动函数”思想,确保不同 long 值尽可能生成不同的哈希码。

三、示例代码

public class LongHashCodeExample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Long num1 = 1234567890123L;
        Long num2 = 9876543210987L;

        // 实例方法 hashCode()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num1.hashCode(): " + num1.hashCode()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num2.hashCode(): " + num2.hashCode());

        // 静态方法(Java 8+)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Long.hashCode(100L): " + Long.hashCode(100L));

        // 相同值的 Long 对象哈希码相同
        Long a = 100L;
        Long b = 100L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.hashCode() == b.hashCode(): " + (a.hashCode() == b.hashCode())); // true

        // 手动计算验证
        long value = 1234567890123L;
        int expected = (int)(value ^ (value >>> 32)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Manual hash: " + expected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Matches? " + (expected == num1.hashCode())); // true
    }
}

输出示例:

num1.hashCode(): 178257951
num2.hashCode(): 132456789
Long.hashCode(100L): 100
a.hashCode() == b.hashCode(): true
Manual hash: 178257951
Matches? true

⚠️ 注意:Long.hashCode(100L) 返回 100,因为 100 的高 32 位为 0,异或后仍为 100。


四、使用技巧

1. 在自定义类中使用

public class DataRecord {
    private long timestamp;
    private long userId;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int hashCode() {
        return Long.hashCode(timestamp) ^ Long.hashCode(userId);
    }

    // equals() 也应重写
}

2. 与 Objects.hash() 结合
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    return Objects.hash(timestamp, userId); // 内部调用 Long.hashCode()
}

3. 高性能哈希计算(静态方法)

// 无需创建 Long 对象,直接计算原始 long 的哈希
int hash = Long.hashCode(rawLongValue);

4. 哈希码用于调试

System.out.println("Long object hash: " + myLong.hashCode());

五、常见错误

错误 说明
误以为哈希码是内存地址 Java 不保证哈希码是地址,Long 的哈希码是计算得出
认为不同值哈希码一定不同 哈希冲突不可避免,只是概率低
忽略 null 值处理 null 调用 hashCode() 会抛 NullPointerException
equals() 中未同步重写 hashCode() 破坏“相等对象必须有相同哈希码”契约

示例错误:

Long nullLong = null;
int bad = nullLong.hashCode(); // ❌ 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

六、注意事项

  1. 相同 Long 值 ⇒ 相同哈希码:满足 equals() 一致性。
  2. ⚠️ 不同值可能哈希冲突:哈希码空间(232)小于 long 空间(264),必然存在冲突。
  3. 线程安全hashCode() 是无状态计算,可并发调用。
  4. null 值无哈希码:调用 null.hashCode()NPE
  5. 静态方法更高效Long.hashCode(long) 避免装箱,推荐用于性能敏感场景。

七、最佳实践

  1. 优先使用静态方法 Long.hashCode(long)

    // ✅ 推荐:无装箱开销
    int hash = Long.hashCode(value);
    
    // ❌ 不推荐:触发自动装箱
    int hash = ((Long)value).hashCode();
    
  2. equals() 中使用 long 比较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
        if (this == obj) return true;
        if (!(obj instanceof Long)) return false;
        return this.longValue() == ((Long)obj).longValue();
    }
    
  3. 哈希组合使用异或或乘法

    // 多个 long 字段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int hashCode() {
        return Long.hashCode(field1) ^ (Long.hashCode(field2) * 31);
    }
    
  4. 使用 Objects.hash() 简化代码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int hashCode() {
        return Objects.hash(field1, field2, field3);
    }
    

八、性能优化

  1. 避免重复计算

    // ❌
    map.put(key, "value");
    if (key.hashCode() > 0) { ... }
    
    // ✅ 缓存或依赖集合内部缓存
    
  2. 高频场景使用静态方法

    • Long.hashCode(long)new Long(x).hashCode() 快得多(避免对象创建)。
  3. 哈希码缓存(仅当对象不可变且计算昂贵时)

    • Long 对象本身不可变,但其 hashCode() 计算极快,无需缓存
  4. 减少哈希冲突提升集合性能

    • Long.hashCode() 设计良好,冲突率低,通常无需干预。

九、总结

特性 说明
方法 hashCode()Long.hashCode(long)
算法 (int)(value ^ (value >>> 32))
目的 long 值生成均匀分布的 32 位哈希码
性能 极高,位运算,无对象创建(静态方法)
用途 哈希集合、缓存键、相等性判断

核心要点:

  1. 哈希码由高低 32 位异或生成,保证信息均匀分布。
  2. 相等的 Long 对象必须有相同的哈希码(契约)。
  3. ⚠️ 哈希冲突不可避免,但 Long 的设计已极大降低概率。
  4. 🚀 优先使用 Long.hashCode(long) 静态方法,避免装箱开销。
  5. 🔐 在自定义类中,equals()hashCode() 必须同步重写